当前位置: 首页 >>创业指南

白鰭豚(針對白暨豚的應急保護方案已製定,我們真的還能找到白暨豚嗎)

   发布时间:2025-07-05 07:57:48   发布者:溜須拍馬網

白暨豚這個名字對中國人來說都不陌生,它被稱為“中華美人魚”,“長江女神”,“水中大熊貓”,單看這些名字就知道它是一種珍稀而又漂亮的動物了。

白鰭豚(針對白暨豚的應急保護方案已製定,我們真的還能找到白暨豚嗎)

白暨豚屬於哺乳動物,為鯨科-齒鯨亞科-白暨豚屬,體形呈紡錘形,身長約2-2.5米左右,看上去豐潤修長,所以有“中華美人魚”的稱號,體重在80到220千克之間,是我國的大型淡水豚類之一,其嘴部又長又細,顏色為淺灰色或藍色,但腹麵為純白色,由於長期生活在渾濁且流速很快的江水中,白暨豚的視聽器官都已經退化,眼睛很小視力不佳,耳孔更是小如針眼,但是它的聲納係統特別發達,頭部可以發出超聲波,這讓它可以像雷達一樣掃描周圍環境,對周圍數千米環境中的事物都能洞若觀火,白暨豚主要吃小魚小蝦,遊泳速度很快,一旦遇上緊急情況立刻就會潛水躲避。其主要生活在長江中下遊和與長江相通的洞庭湖、鄱陽湖中,長江出海口區也有分布,另外錢塘江等水域中也發現過它們的蹤影,白暨豚通常成對或成群在一起,在春天交配季節,通常會十餘頭在一起活動。

上世紀80年代之前白暨豚並不少見,但之後開始數量銳減,2002年時官方估計不足50頭,開始被列為極度瀕危動物,2007年的時候有中外野生動物學家聯合聲明白暨豚已經功能性滅絕,之後雖然不斷消息稱有人發現白鰭豚蹤影,但是沒有一次有發現的確鑿證據。

就在今年的4月18日,有社會組織宣稱在長江蕪湖段板子磯水域拍攝到疑似白鰭豚照片,再度引起關注。之後我國農業農村部立即組織淡水豚類研究專家進行了辨識,但因清晰度不夠不能確認,又緊急組織有關專家人員並邀請誌願者代表一同前往發現水域進行應急考察,但是仍然一無所獲。

人類所見到的最後一隻白暨豚是武漢水生生物研究院白暨豚館的白暨豚“淇淇”,它於2002年7月14日死亡,之後人們就再也沒有見到過活體白暨豚了。

針對白暨豚的科考與保護工作,目前我國已經製定了以發現白暨豚、加強長江淡水豚棲息地保護為目標的應急保護工作方案,一旦發現白鰭豚的存在,將按照《中國水生生物資源養護行動綱要》的要求,立即啟動白鰭豚應急保護計劃並實施專項救護活動,而且還會嚴格劃定保護區實施特別保護等措施和手段,但是如果白暨豚已經真的滅絕了,那麽實施再好的保護方案也就都已經沒有什麽意義了。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Tags:

推荐文章